我爱阅读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教案设计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策划方案 思想汇报 对照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2023年度大专商务英语论文7篇

时间:2023-04-02 02:5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大专商务英语论文7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大专商务英语论文7篇

商务英语指的是用于商务大环境下的英语,它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下文是大专商务英语论文优秀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大专商务英语论文【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商务英语论文 篇一

一、引言

致股东信是企业董事会主席(或CEO及总裁)以个人名义写给潜在及现有投资者的信函,是企业实现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传递企业信息,构建企业形象,增加其对企业好感和信心,从而吸引和留住投资者的有效工具。致股东信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公司运营好坏与其致股东信的可读性之间关系的探讨(Kohut & Segars,1991;Jones,1998);(2)对致股东信中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沟通策略的研究(Poole,2014);(3)对致股东信的语论分析(Mobasher & Mohamad,2015);(4)对致股东信的元话语研究(Hyland,1998;deGroot,2008)。

由于西方的股票市场发展较早,致股东信在国外的历史较长,其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相对而言,致股东信这种体裁在国内的历史并不算长,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如何吸引国外投资者关系到它们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英文致股东信是这些企业和国际投资者进行沟通、传递信息、构建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它们多由汉语致股东信逐句翻译而来,与目标读者的文化不一定非常契合,可能会对企业形象的构建带来不利影响。汉语致股东信中有很多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隐喻表达。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2006-2015年中英文版工商银行董事长致股东信为观察语料,探讨商务汉语隐喻的使用特征及其英译方法。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商务翻译研究

根据CNKI检索发现,2000-2015年间发表在CSSCI期刊上以商务翻译为主题的论文有44篇,主要涉及三个方向:商务翻译描述性研究、商务翻译理论研究和商务翻译应用性研究。商务翻译描述性研究是对商务翻译及相关现象的描述,研究成果可用于商务翻译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成果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商务翻译实践。商务翻译应用研究则是对商务翻译现象的跨学科领域研究(徐珺、夏蓉,2013)。马会娟(2005)研究商务文本的翻译实践后指出,商务文体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的商务文体需遵循不同的翻译标准。李明清(2009)也指出,商务翻译需要变通来完善促进等效,并提出了各类商务文体的变通原则。译者只有具备文体意识在翻译时才能避免翻译失效。商务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经济交际活动,翁凤翔(2013)表示译本的商务功效对等才是商务翻译的终极目标。学者们借助不同领域理论进行商务翻译研究,谭美云(2011)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指出目的性法则是指导商务翻译活动的依据,连贯性和忠实性法则确保商务英语译文语篇在目的语文化中交际功能的实现。徐珺(2011)指出,可以将商务翻译与评价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指导商务翻译实践。也有学者对商务翻译策略进行了研究,如鲍文(2015)提出了三个商务翻译宏观策略:文本分析、规范程式、变通调试。

不同的商务体裁需遵循不同的翻译标准和变通原则,但现有商务翻译研究的对象文本多为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广告等。可将商务翻译研究进一步扩展至对具体商务体裁的翻译研究及其中典型语言现象的分析,加深商务翻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2隐喻翻译研究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conceptual metaphortheory)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某一类事物 ”(Lakoff &Johnson,1980:5),是一种由源域(sourcedomain)向靶域(target domain)的意义投射(projection),并通过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靶域(Lakoff,1993)。这种映射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根植于人们的身体经验,基于跨域的认知相关,通过一种概念诠释另一概念的认知过程(Lakoff & Johnson,1999)。人们通过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考、经历或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赵彦春,2013:4)

隐喻翻译研究是学界近期关注的一个热点。隐喻可译性存在争议,最为普遍的观点是隐喻可译,但不能做到完全对等(Van denBroeck,1981;Newmark,1988),因为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交际目的、文化差异、上下文 语 境 等 因 素 都 会 影 响 隐 喻 的 可 译 性(Fernández,2011)。隐喻翻译策略及方法也是学者较为关注的话题。朱娇燕(2004)认为,对于经济文本中的隐喻译者可采取直译、意译、换译及直译加注等策略。Mirzoyeva(2014)在研究英语经济隐喻表达的俄译问题后提出了直译、改译(modulation)和释译(explicatorytranslation)三种方法。

总的说来,商务隐喻的翻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商务汉语中的隐喻翻译研究更是少见,值得进一步探讨。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连续三年位列英国《银行家》全球1 000家大银行和美国《福布斯》全球企业2 000强榜首。作为全球银行业的翘楚,其对外文本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致股东信中的隐喻为例,探讨隐喻在商务话语中的功能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三、汉语致股东信中的隐喻功能

Halliday(1994)认为,每个小句都具备三种元功能,分别是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可进一步划分为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前者即语言对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反映,主要体现在及物性、语态等方面,后者表现为并列、从属的线性关系。人际功能使语言使用者运用语言来参与社会活动,表达态度,确定身份,主要涉及情态、语气、评价等。语篇功能则使语言表达前后连贯,侧重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语篇衔接等。

Goatly(1997)归纳出隐喻常见的13大功能后指出,这些功能与Halliday的语言三大元功能存在对应关系。隐喻的填补空缺词汇功能(lexical gap-filling)、解释/模型化功能(explana-tion/ modeling)及再概念化功能对应Halliday所指的概念功能,类推争辩(argument byanalogy)、掩饰与修饰(disguise and decoration)、培养亲密关系(cultivation of intimacy)及表达情感态度等功能则主要对应Halliday提出的人际 功 能 , 而 强 化 可 记 忆 性 (enhancingmemorability)、凸显与告知(foregrounding andinformativeness)及语篇结构等功能主要对应Halliday的语篇功能。以下将通过分析工行致股东信中隐喻的使用探讨隐喻实现三大元功能的具体方式。

人们的思维方式是隐喻式的,习惯于用已有事物类推新鲜事物,用熟悉事物表现陌生事物,用具体事物比拟抽象事物。通过隐喻表达概念或经验即隐喻的概念功能。例如:

(1)30年时光,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浪花一瞬,但对我们而言,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奋进历程。

时间是抽象的概念,该句通过“浪花一瞬”来表示30年时光相对于人类历史长河而言是极其短暂的,犹如浪花翻腾的瞬间。

“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和概念域之间的互动赋予了隐喻语篇功能,使隐喻成为一种重要的语篇策略。”(苗兴伟、廖美珍,2007:55)隐喻的使用让语篇衔接连贯,通过主述位推进、逻辑类推、概念域之间的互动,隐喻的连贯使用能帮助实现语篇语境的构建。例如:

(2)让我们张扬梦想的风帆,开启三十而立之后的再次出发,乘长风破万里浪,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蓝海。

例句采用主位推进模式,采用企业发展是旅程的概念隐喻,从扬帆起航、出发、乘风破浪到驶向蓝海形象地表达了工行砥砺前行的信心。隐喻表达贯穿整句,句中隐喻概念的延伸构成了一个连贯的语篇,同时隐喻结构的逻辑性使语篇的展开缜密一致。

隐喻的使用代表作者对语言的选择,反映了特定的人际意义,表达了企业领导人对目标读者的态度,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企业家及公司形象。通过隐喻表达可以达到描述事物并获得理解与共鸣的效果。例如:(3)面对这些新形势新变化,本行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统筹抓好经营管理各项工作,总体保持了盈利增长、业务发展、结构优化、风险可控的稳健态势,资本、资产、质量、效益、市值、客户存款等指标居于全球金融同业领先地位,向广大投资者和全社会交出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答卷。

2013年这张新考卷在等待我们用勇气、智慧和实干来作答。

答卷隐喻贯穿全文,将工行比作考试作答的学生,而投资者和社会则是试卷的审阅者,生动地体现了工行对投资者的尊重,有效拉近了和目标读者的距离,强化了致股东信的人际意义。

四、汉语致股东信中隐喻的英译

对于大多数译者而言,对等是翻译的目标。Catford(1965)认为,翻译对等是经验现象,并界定区分了语篇对等与形式对应两个概念。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翻译观来看,“译文要尽可能地体现(再现)原文的语境,并从元功能的几个方面寻找与原文相近的对等”(黄国文、陈旸,2014:101)。不同语类(genre)对翻译功能对等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黄国文,2015)。为了实现致股东信这一特殊语类的翻译目的,译者需要对原文的语言结构和语境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社会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等各方面因素,对译文进行适当改编简化等。

中国企业致股东信的英译本除了要实现传递信息、构建企业形象等基本功能外,更要最小化文化差异对目标读者的影响,成功说服现有及潜在的国际投资者,建立良好的董事长与股东的关系。具体到隐喻翻译方面,认知文化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既有来自体验认知的共性,又 有 因 社 会 文 化 不 同 而 产 生 的 变 异 性(K?vecses,2005)。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目标读者与源本读者对致股东信中隐喻的识解差异,影响目标读者对整个致股东信语篇的`理解,从而影响致股东信功能的实现。本文将参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翻译观,探讨译者如何通过各种隐喻翻译方法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工商银行2006-2015年间致股东信中概念隐喻源域涵盖西方传说、经济学术语、中国棋文化、中医、诗歌等,翻译方法可归为三大类:直译法、改译法与零翻译。

1直译法

对于中外文化中所共有的隐喻,译者往往采取直译法,保留隐喻表达。在工行中文致股东信中也不乏将中外文化相结合的隐喻现象。例如:

(4)回首,在新世纪头十年,本行犹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从世界金融舞台的边缘走向了前台,迈入了国际领先大银行之列。

Looking back at the first decade in the newcentury, the Bank, like a phoenix reborn inflames, has successfully went into the spotlightfrom the edg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tage,becoming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banks.

“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来自于西方神话中的不死鸟传说,这一表达在中国较为常见,隐喻义也为目标读者所熟知,译文与原文读者对这一隐喻的经验识解不存在太大差异。通过这一隐喻原文生动表现了新世纪头十年工行的发展历程,结合后文中的“走向”、“迈入”等隐喻,实现了致股东信拉近企业与目标读者距离的作用。译者采取直译法,保留了原文的隐喻表达,从而实现了该隐喻的元功能对等。

(5)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让我们张扬梦想的风帆,开启三十而立之后的再次出发,乘长风破万里浪,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蓝海。

Boundless is the ocean where we sail withthe wind.Let?sset sail of dream to start anotherjourney at thirty, embrace the wind and wavesand head for a greater blue ocean.

该句位于致股东信末尾对企业未来展望部分,句中多个隐喻协同作用使语篇衔接,传递出工行积极开拓进取的坚定信念,增强了股东及投资人对工行未来发展的信心。“乘长风破万里浪”出自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处表达了工行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砥砺前行。文学诗句隐喻新颖活泼,给读者以阅读享受。而“蓝海”一词是经济学名词,出自W. Chan Kim和RenéeMauborgne所着的《蓝海战略》,喻指未知的市场空间,与前句乘风破浪的意象相融合。译者选择了直译法,保留了句中隐喻,概念层面没有出现冲突,整个句子逻辑连贯,实现了译文与原文中隐喻的概念、人际及语篇功能对等,较好地传递了概念隐喻义。

2改译法

“改译的使用出现在译者遇到文化不对应的情况,改译的需要则是来自于源语和目的语的对等。”(詹成,2011)汉语中的隐喻表达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英文隐喻表达,则应力争实现概念层面的对等,传递其背后的隐喻义。除了直译以外,译者并未将中文致股东信中的隐喻全部保留到英文版本中,而是舍去概念隐喻,直接译出其蕴含的隐喻义,或用目的语中意义相近的隐喻进行替换。本文将译者选取的这种方式称为隐喻改译法。面对致股东信中五花八门的文化特色隐喻,改译法是最直接且最频繁采用的翻译方法。工商银行致股东信中借用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隐喻。例如:

(6)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世界各国正携手应对危机的努力,意识到了危机也蕴涵着的重大历史机遇,感觉到了冬天里春的讯息,我们对中国经济和本行的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However, we have witnessed the joint effortsmade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o respond tothe crisis, and we realized that significantopportunities lie at times of the crisis and sensed apositive note in this cold winter.

2008年正值次贷危机,全球各国经济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打击,此处将经济危机喻为寒冷的冬天,并表示来年会有如春天般的积极形势。原文运用季节隐喻而非直白地描述经济危机,避免在一句话中反复强调“危机”这一消极意义的词汇,体现了隐喻能够实现作者刻意选择的人际意义。译者同样选择了不直接表达危机,而保留了冬天的隐喻表达,直接将“春的”译为positive.改译法不仅是为了实现原文与译文人际功能对等,更与中西方文化对季节隐喻的理解差异有关,直译无法实现原句的概念功能对等。中西方文化对春和冬季节隐喻的理解有相同之处,春都是积极、希望的象征,而冬则意味着万物萧肃的绝望。但在西方文化中冬的绝望多了一层含义,正如Shelley《西风颂》中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所言,冬天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的信息。译者考虑到这一层识解差异,只在译文中直译冬天这一概念隐喻,保持语篇连贯,并确保译文隐喻与原文保持概念功能对等。

(7)我们在冬天里积累能量,迎接春天的到来!我们更在冬天里成长,傲雪迎风、不断发展壮大!

Despite the hug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we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gathermomentum to welcome the global economicrevival.

例(7)承接(6),将季节隐喻作为一种语篇策略,不但使语篇按照一定的隐喻框架展开,而且通过隐喻概念的延伸在语篇中形成了系统的词汇衔接关系,增强了语篇连贯性。由于汉语本身虚中带实的特点,中文致股东信常运用诗句、成语或排比、夸张与重复等修辞手法描绘企业发展愿景,用富有激情的口号标语式表达影响读者。原文在例(6)之后介绍了工行即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增强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例(7)中同样用季节隐喻,译者却把原文中的隐喻弃而不用,采用改译法,直接把“冬天”译为financial crisis,将“春天”译为economicrevival,并略去了后文的“傲雪迎风”,既表达了企业直面经济危机挑战的信心,又弱化了中文致辞的口号痕迹,使译文更加简练,既表意完整,又符合目标读者阅读习惯,不会出现概念理解偏差,实现了隐喻元功能对等。

除了直接译出隐喻蕴含的意思外,改译法还表现为将源语中的隐喻替换成目的语中意义相近的隐喻。当汉语隐喻所含有的意思与英语中另一隐喻相对应时,可将中文致股东信中的隐喻表达替换, 既保持了语义对等, 又无损原文语言的生动性。例如:

(8)努力在互联网金融的棋局中刻下鲜明的‘e-ICBC’印记,也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体验更佳的金融普惠之光照耀更多的客户群体。

…and trying to imprint a clear ?e-ICBC?mark on the game of Internet-based finance andto cover a bigger customer group by universalfinance with lower costs, higher efficiency, andbetter customer experience.

棋乃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属围棋和象棋。下棋既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智慧的博弈。此处棋局隐喻的运用使原文读来亲切幽默,更能实现说服功能,拉近企业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作为“棋局”的上义词,game指代一切比赛或游戏活动。译者将“棋局”译成game是出于对目标读者社会文化背景的考虑,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的人际功能对等,同时保证了该隐喻与后文中刻下印记表述的语篇逻辑衔接,实现了逻辑及语篇功能对等。

3零翻译

零翻译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1)源文中的词汇故意不译;(2)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文的词语”(邱懋如,2001:26),具体表现为省略、音译和移译(把源语词汇原封不动地移到目的语中,如DIY,DNA)。本文所指的隐喻零翻译主要指省译。

不同于一般文本,致股东信主要目的是在介绍公司经营现况以及发展愿景的同时拉近与现有或潜在投资者的距离,因此,译者应尽量减少目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陌生感。过多的隐喻使用可能会使致辞显得浮夸花哨,给目标读者留下不严谨、难以信赖的印象。在翻译致股东信时,句子层面的对等不是最终目的,不能一味追求语言表达、文化因素对等,而要从语篇、体裁角度考虑目标语境与文本目的。对于目标读者不甚了解的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隐喻表达,在不影响译文意义完整的情况下,采取零翻译,将其省去,可以使译文更为平实。对于致股东信中少数冗余重复的隐喻表达,译者同样可以采用零翻译。例如:

(9)本行坚持完善机制、管控源头和压降风险多管齐下,边固本边清源边化瘀,保持了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拨备充足,风险可控。

…the Bank persisted in improvingmechanisms, controlling sources and mitigatingrisks to keep asset quality stable, provisionssufficient and risks controlled.

中医凝聚着中国古老的哲学智慧及健康养生理念与实践经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固本”、“清源”、“化瘀”都是中医术语,对中国读者而言,它们的内涵并不陌生,而英文读者对中医知之甚少,强行解释这些概念反而会让读者一头雾水。此处其实是喻指前文中工行采取的“完善机制”、“管控源头”、“压降风险”措施,是对前文内容的强调。直译或改译都可能会使该隐喻失去语篇意义,成为赘述,零翻译才是上乘之策。从语篇来看,将此处隐喻省去依然能实现原文概念功能,保持语篇连贯,并不影响读者理解上下文。

(10)既增强对当前盈利增长的拉动力,又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

…providing a stronger impetus to profitgrowth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and paving theway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

例(10)中“铺路”和“搭桥”都喻指为长远发展做好准备。它们并列使用,体现了汉语中常见的四字格表达形式,节奏鲜明,组合紧密,格式工整,符合中文读者阅读习惯。如果将其直译到英语中,则会造成语义重复冗余。译者顺应英文致辞中语言表达的习惯,采用零翻译,将“搭桥”这一隐喻表达省去,既不影响译文语意连贯,又能保持原文与译文的概念对等,还能更好地实现译文的人际功能。

五、结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隐喻既具有认知普遍性,又具有文化独特性。汉语致股东信中存在许多隐喻表达,其中不少带有明显的文化印记,用亲近而不失趣味的表达帮助致股东信实现说服现有及潜在投资者,拉近企业与目标读者的距离等目的。中文致股东信中的隐喻英译不容小觑,如何通过译文实现致股东信的目的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2006-2015年间中国工商银行致股东信中的隐喻表达,发现致股东信中的隐喻具有概念、语篇、人际三大元功能,且译者在不同情况下采取直译法、改译法、零翻译等不同的翻译方法,以追求元功能对等而非简单地文本对等。研究结果对商务汉语中的隐喻英译实践与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本研究未对语料中的隐喻表达进行穷尽性统计,研究结果存在一定主观性。后续研究可以搜集更多语料,并对其中的隐喻表达和翻译方法进行定量统计,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致股东信语类中的隐喻使用特征及其英译方法。

参考文献:

[1] Catford, J.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de Groot, E. 2008. English Annual Reports in Europe: A Study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Reception of GenreCharacteristics in Multimodal Annual Reports Originating in the Netherlands and in the United Kingdom[M]。 Utrecht:LOT Publications.

[3] Goatly, A. 1997. 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 New York: Routledge.

[4] Halliday, M. A. K.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5]Hyland, K. 1998. Exploring Corporate Rhetoric: Metadiscourse in the CEO?s Letter[J]。The Journal of BusinessCommunication, (2): 224-245.

[6]Jones, M. 1998.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adability of the Chairman?s Narratives in the Corporate Reports of a UKCompany[J]。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72): 297-305.

[7]Kohut, G. & A. Segars. 1992. The President?s Letter to Stockholder:An Examination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trategy[J]。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 7-21.

[8] Kovecses, Z. 2005. Metaphor in Cultur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La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1] Lakoff, G. & M. Johnson.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2] Mirzoyeva, L. 2014. Metaphorical Economic Terms: Problems of Their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Russia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36): 169-174.

[13] Mobasher, A. & A. Mohamad. 2015. Exploring the Macrostructure of Management Forewords of Corporate AnnualRepor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English Literature, (1): 14-25.

[14] Newmark, P.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New York: Prentice-Hall.

[15] Poole, R. 2004. Good Times, Bad Times: A Keyword Analysis of Letters to Shareholders of Two Fortune 500 BankingInstitu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4): 1-19. [16] Van den Broeck, R. 1981. The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 Exemplified by Metaphor Translation[J]。 Poetics Today, (4):73-87.

[17] 鲍文。 2015. 商务英汉/汉英翻译宏观策略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5): 20-25.

[18] 黄国文。 2015.“译意”和“译味”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 (5): 732-742.

[19] 黄国文, 陈旸。 2014. 翻译研究中的“元功能对等”[J]。中国外语, (2): 97-102.

[20] 李明清。 2009. 基于“变通”原则的商务英语翻译[J]。外语学刊, (1): 120-122.

[21] 马会娟。 2005. 论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J]。中国翻译, (3): 81-84.

[22] 苗兴伟, 廖美珍。 2007. 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刊, (6): 51-56.

[23] 邱懋如。 2001. 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 (1): 24-27.

[24] 谭美云。 2011. 从德国目的论看商务语篇[J]。湖南社会科学, (4): 184-186.

[25] 翁凤翔。 2013. 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 标准[J]。上海翻译, (1): 34-38.

[26] 徐珺。 2011. 评价理论视域中的商务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6): 88-109.

[27] 徐珺, 夏蓉。 2013. 我国商务翻译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J]。中国外语, (4): 11-18.

[28] 詹成。 2011. 改译策略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9): 61-76.

[29] 赵彦春。 2013. 隐喻的认知因素及隐喻本质[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 1-6.

商务英语优秀论文 篇二

[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社会对具有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行业先导和工学结合这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集语言技能与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涉外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备从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适应开放的外向型企业开展商务活动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对语言基础课、语言技能课的学习,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通过商务知识、商务技能课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和技能,能听懂外商一般的商务洽谈,能使用英语和外商进行一般的业务洽谈和交流,能读懂外商的信函业务单证和文件等,能用英文书写一般的商务文书。具体来说定位于国际贸易业务员、外销员、跟单员等具备从事国际商务业务工作上岗资格和能力的专业人员。

二、行业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纷纷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办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协作完成教学计划,校企共创考核方式等方面正在做着尝试,有了初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基础。在教改和实践创新基础上,我们滨州职业学院进行了大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采用了“语言能力+商务管理和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构成的商务英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本培养模式以高职高专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为导向,以高职高专教改和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探讨和实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这种行业先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行业先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思路,在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语言能力+商务管理知识+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上行业知识技能和特色,创建以“语言能力+商务管理和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为核心的崭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以就业为主导、以行业知识技能为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行业人才培养新路。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形成以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专业发展实际为依据,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校内校外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工学结合平台,有力地促进人才的培养,形成与行业一线单位合作的有效机制。

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可以在实训室安装国际贸易实务实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逼真的商务活动模拟训练。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家自己创办的模拟公司,独立在网上虚拟从事国际货物买卖交易。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养成敏锐的市场意识、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理性分析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模拟实习中主要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

其次,还可以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多接触外贸企业中真实的应用文献如一些单证、说明书、手册、专利、合同、广告等。对于一些常见应用文体如通知、商业函件、个人简历、合同等,要求学生能做到填得出,写得好。

最后,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加强专业教学和管理,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界的管理人员、专家和行业协会的代表担任委员,成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和考察,商讨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协调管理学生实训,指导学生就业。

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校外实训可以是到实习基地参观、请基地人员现场教学等。校外实训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岗位认知实习,如有能力还可担任兼职业务员,指定老师加强指导,组织优秀学生参与实践,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其次,注重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产业的结合,与社会的融合,保证其科学先进性,使学生和受训者参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的实际运作,通过实践使受训者更深刻地了解并准确把握岗位技能、要求、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校外实践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要充分挖掘资源,与企业加强联系,只有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结束语

对于商务英语这个较新的专业,要紧紧围绕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采用行业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实践性和实用性的专业特色,坚持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知识、商务操作技能并重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将商务英语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出有特色、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林: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2]王金洛:“工学结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杨筱玲: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J]。《市场现代化》,2007,(6)

[4]彭述初: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5]陈梅: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商务英语论文 篇三

前言

商务英语是商务活动中的一个社交手段,其被划分为功能性语言中的一种,并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国际合同、国际金融场合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对翻译信息的对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在信息翻译过程中必须严格遵从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实现信息对等翻译目标。以下就是对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信息对等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商务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商务英语语言特点。

(一)词汇、句式及语篇特征。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商务英语词汇特点首先表现在严谨性方面,即商务合同及商务金融均对翻译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在信息翻译过程中必须力求词汇使用的准确性,避免翻译信息失误行为影响到整体翻译质量。此外,在商务英语语言中还强调了词汇的专业性,即由于商务英语涉及到了多个学科领域,因而在商务理论实践中必须强化对专业词汇的应用,以此来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水平。如,stockholding(库存)、underwriters(保险商)、anti-dumping measures(反倾销措施)等等均为商务英语专业词汇。

而商务英语句式及语篇中更为强调语句的简洁性、连贯性。例如,在翻译报盘信函开头语:Referring to your letter of June18th we are pleased to make a quotation on the Dolby Tablecloth as thefollowing specified时即可简单的翻译为:有关贵方6月18日的来函,我们高兴地就多比台布报盘如下。此种翻译方式凸显出了商务英语句式及语篇翻译的准确性,因而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须严格遵从相应的翻译原则[1]。

(二)文化特征。

商务英语语言还具备一定的文化特征,即人们在利用商务英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化交流的目标,且将本国民族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及风俗文化融入到商务英语中,并通过商务活动的形式将其传递出去。但是由于不同民族间的信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其所呈现出的商务信息必然会对商务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电池品牌“白象”在英语中则被翻译为无用之物,从而在此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导致产品销售出现滞销的问题,继而影响到整体销售量。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特征将影响到中外翻译的一致性,因而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在对商务信息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文化特征来开展翻译行为,由此避免不规范翻译现象影响到整体翻译质量。

二、翻译信息对等分析。

(一)译文与原文语义信息的对等。

商务合同中对翻译信息的对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翻译人员在信息翻译过程中首先应确保表层语义信息的对等性,继而由此避免深层语义信息的延伸影响到人们对商务合同中法律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在翻译 All disputes arising out ofthe performance of or relating to this contract shall be settled amicablythrough negotiation. 商务句式时及应遵循表层语义信息对等的原则,将其翻译为:凡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此种直白的翻译方式更为便于人们理解,并致使人们更为全面的掌握到相关的法律条例。此外,译文与原文语义信息的对等要求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在信息进行信息翻译过程中遇到深层次问题时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掌握到原文中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信息,继而确保对深层次信息翻译的准确性[2]。

(二)译文与原文风格信息的对等。

译文与原文风格信息的对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第一,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在对原文信息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对原文信息进行通读,并掌握到原文的风格及特色,继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原文风格的因素,且将其贯穿于翻译始末,最终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第二,为了达到译文与原文风格信息对等的目标,要求翻译人员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应确保语言使用的简洁性,由此来凸显出商务英语的实用文化;第三,由于英语语言中比较注重对礼貌用语的使用,因而翻译者在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亦应在保证文体正式性的基础上秉承其礼貌用语的使用特色,最终传达对等的礼貌信息,并由此推动商务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译文与原文文化信息的对等。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秉承着译文与原文文化信息对等的翻译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而其文化对等翻译目标的实现要求翻译人员应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或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来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及其文化背景,继而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将语言间的差异性控制到最小,且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并满足译文与原文文化信息对等的信息传递需求。例如,闹钟“金鸡”品牌在进行海外销售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文化间的差异性差异性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量,其将品牌商标译名为“Golden Rooster”后销往海外 [3]。

结论。

综上可知,商务英语翻译信息的对等性决定了整体翻译质量,因而在商务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避免民族文化间差异性因素的影响,要求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应强化自身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特色的理解,继而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保持译文与原文文化、语义及风格的对等性,继而由此促进商务活动的有序开展,并提高译文翻译的准确性,且避免语言使用错误行为的发生影响到商务信息整体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 沈阳 。 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信息对等之我见 [J]。 英语画刊 ( 高级版 ),2015,12(08):90-91.

[2] 姜腾晖 。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宣传手册英译 [D]。 湖南 :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 魏昕 。 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研究 [J]。 企业导报 ,2014,18(06):172-174.

商务英语优秀论文 篇四

一、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1、商务英语词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由于商务英语涉及到各个领域,又具有不同的语言环境,使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对专业词汇进行精准的运用,在翻译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商务英语专用词汇、具有商务英语含义的普通词汇和商务新词缩略词等。商务英语的专业词汇量较大,且都带有词义比较专一的特点。例如:free on board (离岸价格),shipment tracking(货物跟踪) 等,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和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要掌握和了解平时较熟悉的词语在特定商务活动中的特定含义,尽量减少在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例如:代表流行的、通俗的、受欢迎的含义的popular一词,在商务英语的语言环境下,就应该翻译成“畅销”一词更为适合。

2、商务英语语句简洁得体

在国际商务贸易交流活动中是非常讲究时间和效率的,双方的合作交流活动在注重商务礼仪的前提下,商务英语翻译必须要做到简洁得体、能够熟练准确地表达人们要表达的内容,准确无误地接收到对方表达的正确意思,并简洁地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出来。为了较为准确地、简洁地表述所要陈述的内容,在国际商务贸易交流活动中经常使用被动语态和祈使句、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

3、商务英语术语意义具体完整

由于世界各国存在语言、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的商务交流活动中,要求商务英语翻译要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术语,最大限度地保证商务活动翻译内容的准确性,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要把专业术语的意义表述得具体完整,使听者能够准确无误地接受到对方所表述的完整意思,确保商务活动公平、快捷、有序的开展。

二、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文化差异影响导致语用精确性较差

由于受各国文化差异的影响,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词汇体系都是不同的,汉语和英语在语言表达习惯和词汇体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国际贸易的商务活动中,双方交流人员在邀请、称呼、问候等环节的语言交流都存在差异。例如,当你成功地帮助了一个人或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方向你表示感谢时,中国人经常回答“不用谢”或“不客气”,但在西方的英语中却使用“you are welcome”来回答。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国家,人们受古代传统的文化影响较深,在语言交流时,经常表现出谦虚、委婉,经常使用一些模糊性词语来表达要说的意思,这就造成了在国际贸易的商务活动中由于语用精确性较差,直接影响到我们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2、词汇的翻译缺乏准确性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较大差异的影响,一些英语在翻译成汉语时很难表达出英语的完整含义,而一些汉语在翻译成英语时也出现了很难表达出汉语的完整意思,造成了词汇在翻译时缺乏准确性的这一现实问题。例如,英语“desk copy”一词,原始的完整的意思是“向作者赠送样书,表示感谢”,而翻译成中文后,就直译成“赠书”,没能完全表达出该词汇的完整意思。在国际贸易的商务英语翻译中,还经常会遇到中英文都有的单词,但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意思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别,给翻译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例如,“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权力、力量和吉祥,古代皇帝被称之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被称之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把“龙”译成英语就是“dragon”,而“dragon”在英语中表示恐怖的妖怪和怪物,是贬义词。

3、句式的翻译经常出现偏差和错位

中华民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东方文化非常注重形象思维,而西方国家则比较注重抽象思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直接造成了英语句式翻译会经常出现偏差和错位。英语句式的逻辑性较强,重视句式的完整性,使用的人称非常少,在客观事物的描述上非常重视,这就使我们在商务英语翻译时会经常看到大量的被动句式。汉语语句的特点是信息表达的完整性,讲究悟性和意会,对语法的应用较少。由于英语和汉语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商务英语翻译时,句式的翻译经常会出现偏差和错位,大大增加了商务英语翻译的难度。

三、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对策

1、注重培养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翻译的意识

由于世界各国存在语言、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有些我们了解掌握,有些我们并不了解,这就造成了由于跨文化因素的影响,使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翻译出来的结果却完全不同,造成了相互的矛盾,使商业活动无法正常地开展,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只有正确了解和充分掌握交际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翻译出来。只有注重培养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翻译的意识,才能较好地解决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有效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我国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的规范和一致性

商务英语翻译大多数涉及到的都是一些文书和专业性较强的文件等,这就需要句式、语用、词汇等的忠实完整和简洁得体,必须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翻译者在翻译时必须遵循忠实于原文、行文规范一致、语体相当和灵活转化等原则。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的规范和一致性,可以使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忠实于原文,准确地将原文的意思用译文语言简洁地表述出来,并符合商务文书的语言规范和行文规范,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

3、有效提升专业术语的驾驭能力

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性强,与普通英语翻译有着较大的区别。商务英语翻译在熟练掌握常用词的基础上,必须还要熟练掌握自己涉及到的相关领域的数量可观的专业词汇,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涉及的领域较广。为了准确地翻译各种文件,翻译者必须还要掌握相关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商务英语翻译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商务英语翻译的技巧和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等,避免出现专业术语普通化,失去了专业术语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因此,要想提高商务英语的翻译质量,翻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差异和民族风俗等,增强跨文化意识,才能增加翻译的准确性,才能有效提升专业术语的驾驭能力。

4、重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元素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已经是我国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增多,商务英语方面的外来词汇也越来越多,我国的词语推广到世界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重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元素,可以有效地使中西文化进行很好的交流和融合。例如,我国知名品牌天津“狗不理”包子,在走向世界时选用了“Go Believe”作为英文商标,成功地在全世界进行了推广,“Go Believe”在发音上不仅和“狗不理”高度契合,并且使西方国家的民众可以产生值得信赖的感觉。又如,世界著名的服装品牌“Gold lion”打入我国市场时,巧妙地采用了译音的手法,抓住了中国人追求奢华和图吉利的心理,将其直译为“金狮”,译音成“金利来”,成功地占领了中国市场,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 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8):146-147.

[2] 刘洪武。浅谈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J]。中国商界,2010(10):272.

[3] 周念。商务英语翻译中错译的主要原因探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11-113.

[4] 芦文辉。商务英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吕梁学院学报,2016(3):31-33.

[5] 刘春环。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文教资料,2006(6):134-135.

商务英语优秀论文 篇五

“商务英语”这个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算是家喻户晓,在当今国际化大趋势下,英语学习潮流风起云涌,在中国市场逐步深入地融入到国际经济社会之中时,国内人才市场因外资公司的蜂拥而至,对商务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那么,优秀的会话艺术和技巧就成为商务交际成功的敲门砖。

一、商务英语简述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交流,而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商务英语作为有着其特殊用途的英语变体随经济全球化趋势应运而生,目前,以其应用性和普及性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生命力。

二、英语在商务洽谈中的会话艺术

1、与之交谈时着重注意 https://m.paomian.net/ 文化背景与习惯

西方凡事有预约的习惯,在安排走访活动或见面的时候尤为明显,即便是走亲访友,也会事先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对方,让其有所准备,冒昧的造访,会让别人觉得唐突,这在国外是很不礼貌的。所以,我们在对外商务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和了解谈话方的习惯,即便是临时造访,也需要和其先预约,“I’d like/want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somebody”(我希望能与某人约见)。在双方都做好准备的时候,会面才能顺利进行。

2、洽谈双方的意见和想法表示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发表的观点受到聆听者的注意。当我们在商务交流时,首先要表现自己愿意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适时让对方表达看法,这时可附上一句“I’d like/want to hear your ideas/opinions about this problem”(我想听听你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不仅让听者感觉自己是受到重视的,还能使双方因意见互换而达成共识。在商务洽谈出现矛盾的时候,急躁的解释或搪塞是不明智的选择,要积极、冷静地听取对方的意见,使僵化的局面得以缓和,然后适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往往会取得良好的结果。

3、事前做到未雨绸缪,杜绝临渴掘井

如果谈判的核心是你,那么谈判目标就尤为重要了,你可能需要考虑“协议内容包括哪些”“希望哪些条件对方能够答应”等问题,这些谈判目标都是我们需要事前做好思想准备的,甚至还要提前考虑哪些方面我们是可以让步,哪些是不能的。在谈判前,为做到有的放矢,灵活机动目标的设定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事项,有时候谈话的内容需要注意,尽量寻找大众熟知、有兴趣的主题,政治、宗教等是属于百家争鸣的`话题,也许对方可能基于礼貌不会当场与你相争,但在其心中有着自己一面的见解,可能你无意中已经得罪了对方而不自知地继续滔滔不绝,这自然失去了一次洽谈的机遇。如果是商务洽谈的组织人,妥善周全的安排一切是非常重要的,对洽谈双方的活动、日程、食宿,都要提前周密的安排,并及时、详尽的通知对方,“I will arrange everything。/everything will be arranged。”这样不仅尽现你的诚意,还能让洽谈双方免于日常琐事顾虑的情况下,集中精力于商务洽谈中,这也是洽谈良好的开始。在商务接待中,尽量避免手忙脚乱,要杜绝事前无准备,临渴掘井现象发生,要使得双方交流是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展开。

三、英语在商务洽谈中的会话技巧

在学习和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仅仅知晓会话艺术是不够的。俗语称,“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意思就是同样一句话可能使人高兴,也可能使人恼羞成怒,这就在于说话人的技巧。那么在英语商务交际中,会话技巧同样的适用。作为商务活动的人不仅要会说英语,而且要懂得说合适的英语,只有在恰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英语表达,才能给商务交际带来良好的效果。所以,掌握并熟练运用会话技巧在商务交际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交际策略的运用

首先,进行对话的双方是合作而不是敌对关系这一点要心知肚明。即使对方不大情愿合作也要努力沟通。其次,要使会话紧密围绕洽谈主题进行。如果其中一方偏离主题,另一方要努力回转。此外,在交际中熟知一定的话题是使得自己有话可聊的重要条件,恰到好处引入常见的商务话题,最后再谈业务方面的话题。

2、正确把握洽谈双方的关系及所处环境

环境因素在语言交际中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从而人们在交际中需要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以适应具体的环境。speaking与listening是发表观点和提出意见相互作用的活动,对speaker来说,聆听者的态度很重要,聆听者对speaker做出积极配合,这种表现对speaker表达能力的发挥会起到莫大的帮助,这样的商谈会使双方均感到愉快和轻松。想要达到融洽的效果,说话之前自己就要根据说话对象和环境进行判断,从而选择合适的说话方式。也就是说,根据所在场合的不同,采取适当的表达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英语交流中,“Where is my phone?”这样生硬的语言只会让人感觉到没有礼貌,若“Excuse me,Mr. tang,Do you know where my phone is?”就显得亲切、缓和许多。

3、适当的配合促进谈话得以进行

说话者在进行意见阐述时,常会观察和注意听者对其阐述有无反馈信息,以确定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平时谈话中,听者会时常运用“嗯”、“好”这类词来回应说话者,这样的反馈是对说话者的尊敬,也是一种鼓励的信号。如果听者没有适当地进行信息反馈,说话人可能会放弃原本想继续的对话,或重复所说的话和询问听者等。

4、学会附加语的巧妙使用

欧美国家口头交际中英语口语附加语每每皆是。掌握英语口语附加语的构成、特点、种类,且适时巧妙地运用在洽谈中,那么在交际中易出现的“窘迫”现象便会得到及时的修正或消除误会,使自然流畅、诙谐幽默在交际中体现。如果一味追求仅仅表达自己表面意思的话,那么在可能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产生。例如:“Wendy,lend me your pen。”这样简短而直接的句子听起来十分粗鲁。通常在英语中提问或请求往往会加上一些包含礼貌附加语的句子,如:“Could/May I ask……?”又如:“Wendy,could you please lend me your pen?”听起来就会更加容易被接受而且也显得礼貌。为能体现礼貌、绅士之风,使谈话更加顺利地进行,讲话者甚至会花费较长字符在附加语上,随着才将交流的话题逐渐导入。附加语的恰当使用,会让交流显得委婉而有礼貌,从而进行顺利交流。

四、结语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在英语口语交际中,只有夯实英语基础知识,恰当地将英语会话艺术与技巧使用在交际中,才能输出流利而又准确的口语,且显得自然流畅,达到满意的交际效果。

大专商务英语论文 篇六

浅谈商务英语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推广

【摘 要】本文以目前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为背景,从市场需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推广商务英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 《课程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修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然而,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大纲中这一理想目标。

第一,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授传统的普通用途英语为主,使用的教材也多属于普通用途的英语教学用书,较少涉及与实际工作有关的应用性语言,无法满足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交流需求。

第二,绝大多数教材的内容仍停留在关注语言点和西方文化介绍的层面,忽略了思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这一点正是我国大学生所欠缺的。

思辨能力的严重缺乏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在面临实际工作时难以胜任。

第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学生置于应试教育的紧箍咒下,在无形中扭曲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同时也束缚了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让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中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即使通过了四、六级,一纸证书也无法证明持有者已具备了必要的英语交际能力,而真实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学到的仍然是“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根本无法满足职业市场的各种需求,这显然与《课程要求》的宗旨背道而驰,也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备受争议的根本原因。

当今时代迫切需要的是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城市和国家的发展输送有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各个领域的日益全球化使英语成为各种职业人士的必备交际工具,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英语已成为很多单位的工作语言。

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势必会成为阻碍个人和单位发展的绊脚石。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内容和效果难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如何改变这种令人不满意的现状,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声誉,让英语真正成为大学毕业生驰骋职场的武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是服务于各种职场活动的工作语言,涉及商务活动的各个领域,具有显著的实际性和应用性。

商务英语的概念涵盖两个层面的意义:①它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载体,满足了社会交际的需要;②它包涵了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工作方式、处世方法、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等丰富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英语已逐渐成为服务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有效工具。

然而,商务英语仅限于在英语专业范围内开设,尚未在非英语专业的本科英语教学中开展和推广。

基于商务英语在职场与商务活动中的价值体现及其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有必要在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中推行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这五种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强调语言能力与商务知识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在职场和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能力,充分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学到对自身发展更有用的东西,从而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更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大学英语的学习中来。

商务英语优秀论文 篇七

一、经济国际化与商务交际的逐渐增加,商务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被广大的译者们越来越看重。

翻译商务英语,需要重视读者们的感受,这与功能对等理论是完全相符的。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人尤金·奈达首先提出的,其主要内涵是要求译者们在翻译英语时不应该刻意追求字面的意思,而应尊重原语与目的语在功能和作用上的对等,使译文成为原文的信息载体,成为不同文化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商务英语扮演着重要的贸易角色,其精准的翻译可以降低人们在贸易中产生的摩擦,减小人们在沟通中的矛盾,在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功能对等理论,剖析商务英语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特征

商务英语应用的领域广,如法律,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这些都需要译者拥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商务英语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言特征。

1、专业词汇丰富

商务活动通常联系着货运、贸易、法律等方面,而相关的活动有可能联系着附属产品的知识,丰富的专业词汇要求译者们深入了解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将其精准地翻译出来。商务英语的词汇分为三类:商务词,缩略词与特定专业的普通词。商务词有fee on board(交货价格),bar code(条形号码),losing party(败诉方)等;缩略词有STD(standard,标准),INFO(information,信息),TB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特定专业的普通词有borrow(取料),export(输出),quotation(报价)等。商务英语中专业的词汇,让交谈内容更加地充实而明确,这有利于增强信息间的传递,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

2、套语形式多样

商务英语中的套语是人们在长期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形成的特定交流模式,它们具有某些固定的格式和特点。如一些富有人类感情的套语,如be fond of(喜欢),welcome to(欢迎)等;又如在商务信件中的套语,如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我期待你的回信)等;再如在广告中的套语,如concerning people(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obey your thirst(服从你的渴望——雪碧)等。这些套语委婉有力,可以充分展现商务英语固定性的原则,也可以帮助双方快速理解信息,以此得到商务人员的一致认可。

3、新词日新月异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商业水平的提高,将引起一系列新产品的出现,商务英语领域广泛的特点将产生大量的新词汇。如BIS(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国际清算银行),DOTA(defense of the ancients,魔兽争霸)等,而这些新生词汇也逐渐地深入人们的生活中。

4、用词简明扼

双方沟通是商务英语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英语的用词尽量简洁、准确,提高彼此双方的表达与理解的效率,避免一些含糊的词汇,致使双方在理解上产生纠纷和差异,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误解。目前,商务英语专业人员的大部分用词已得到确认,且流通的时间也较为长久。因此,简单实用的商务词语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商务英语翻译的问题

1、翻译词汇不适宜

在翻译商务英语时,会出现词汇丢失,词汇应用不准确,在此过程中容易造成曲解,误译,使语言表述不精确。而有的词汇,可能会出现一词多义,或者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直译会误解原文的涵义。例如,因为东西方审美角度与文化内涵的差异,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理解。Cat(猫)和dog(狗)在英语中有丰富的涵义,如“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而在中文表达中没有这种表述方式。Fish(鱼)在东西方文化中差异更加明显。英语中fish(鱼)有贬义之意,如“a poor fish(可怜虫)”,而在中文里“鱼”是“余”的读音,代表着每年都有充裕的生活,是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因此,在进行翻译商务英语时,要根据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因“俗”制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2、翻译句式不严谨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促使它们在语言表述手法上大不相同。西方国家注重思维抽象化和逻辑判断力,力求句子结构完整,对事物和事件的阐述通常以客观为主,多用被动手法。且在西方英语表达中,多以长句、从句等以显示出复杂的意思。而中国句子多以短句为主,且有重复的倾向,它常常以“人”和“物”为主,以“意”为轴,除了直白陳述一些事实外,以“言”传达语外之意,多用主动手法。因此,在进行中英翻译时,需要考虑思维方式不同而带来的差异,不仅要做到“形”似,更要做到“神”似。

3、语言用意不准确

不同名族和国家间语言表达方式是有差异的,不管是日常用语,还是官方陈述,在很多时候都需要转换思维,用更恰当的语言进行翻译,善用直译与意译的切换。如“你就不要班门弄斧了”。直译为“Don’t display your axe at Lu Ban’s door”,这样的翻译过于直白,难以让西方人明白你的寓意。而应该意译为“Remain modest before an authority”,这样更容易让他人接受和理解。所以,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语言的合适性。合适性是建立在能够很好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自己一定要博学,才能翻译出不会闹出误解的译文。

四、商务英语翻译的策略

1、注重文化差异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文化更会大相径庭。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因“俗”而译,这就要求专业翻译者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性,加强民族文化的学习,开展准确的英语翻译,复原翻译的本意,保持原文的本意,从而再进行翻译,避免因翻译不对而遭受经济损失。

2、注重文化交流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尤其是各种大型的国际交流项目中,翻译官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把目的语传达的意思描述清楚,符合原文意思,准确无误地把源语言传达给接收者,正确地理解原文意思,尽量考究词汇的用法以及词汇搭配问题,尽全力保证文章的风貌。同时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商务英语翻译时,翻译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运用专业、特定的术语进行翻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商务英语翻译中,有些机构名称或者专业术语的翻译方法己经固定,翻译员必须按照特有的翻译词汇来进行讲解翻译,他们只要按照惯例翻译就可以,切不可让自己想当然地翻译,一定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3、掌握专业词汇

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翻译者可能会遇到许多翻译不对等的现象,从而不能很好地把翻译工作落到实处,不能把翻译工作做得很精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了解和积极寻求中西方文化中的相似处和不同处,既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又找到双方截然不同的地方。从而使大家的翻译工作能够更加顺畅、准确、精细地进行。这样会使翻译任务能够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同时,这样也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熟悉一定的翻译文化背景,把握好这些不等对词汇的翻译。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商务英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它已经贯穿于现今的贸易往来中,且应用得十分广泛。然而国际贸易的多样化给商务英语翻译增添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商贸往来时,译者在平日学习中应该加强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多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免发生常识性的翻译错误。从而使翻译更加准确,更能体现出原文所要阐述的意思。从研究跨文化的角度出发,积极储备专业术语,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达到满意的翻译成果。商务英语翻译标准与其他体裁的文本翻译标准有共性,但是又有非常明显的个性!这就是:商务功效!在商务文献翻译中,不管是公司管理文件,还是广告产品说明书商标,或是合同意向书等,都有各自的商务功效!为了达到商务功效的对等,翻译者应该在翻译过程中遵循对等的翻译标准!商务英语翻译者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最高翻译目标是实现对等的商务功效翻译。

推荐访问:大专 英语论文 商务 大专商务英语论文7篇 商务英语论文 商务英语论文选题方向